(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供稿) 9月30日下午3点,在船舶楼504会议室,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郭海龙教授,代表教学成果团队,为学院全体教职工做“基于职业带理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海工装备类优质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与实践”学术讲座。该讲座基于公司邹采荣书记、董事长主持的教学研究获奖成果。

郭海龙教授从教育学的职业带理论出发,讲述了公司针对海工装备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五层三维六级职业带模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并基于此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公司产品改革工作,构建了“产业需求先导,国际标准融入,四方合作共培,五育齐头并举,六类资源支撑,多维考核评价”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新的理念和新的模式,最终形成了《“理论理念指引方向——培养模式确定路线——跨界合作提供保障——国际标准及时纠偏”的地方本科海工装备类应用型优质人才培养路径》成果。实践证明,本成果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并增强了公司毕业生的竞争力,获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本成果解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人才培养模式不够成熟,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完善,人才培养过程不够规范四大问题,并得到同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通过该讲座,郭教授还交流了教学成果申报的方法,在场的老师都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司产品理论和规律的研究,并开展公司产品改革探索,为我国的海洋装备事业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并服务学校广州交通大学的建设。